2025年1月,钛和集团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上海建通”)参建的南京地铁11号线石塘南车辆段出入段线盾构段成功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该地铁线路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式进展。
石塘南车辆段出入段线是连接西江口站与石塘南车辆段的重要路线,盾构段左线(入段线)长1339米,右线(出段线)长1321米,隧道外直径为6.6米,最深覆土为14.05米。自2024年8月开始,石塘南车辆段出入段线盾构区间入段线正式开启了盾构掘进之旅。入段线盾构机率先从明挖区间始发,历时四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于2025年1月4日成功实现单线贯通,并于1月15日出段线盾构机也顺利抵达接收井,圆满完成该区间隧道掘进征程,双线贯通目标圆满达成。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机需要先后下穿、上穿重要风险源,施工难度较大,针对本工程的技术关键和施工难点,上海建通一方面加强对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可实施性;另一方面将相关的监理实施细则作为策划和实施重点,在内容深度和监控力度方面有所侧重,以保证工程的工期、安全、质量三大方面,推动项目各个节点如期实现。
控制盾构穿越既有管线风险
本工区盾构需下穿给水(铁)、电力(缆)、污水(砼)、雨水(砼)等,在盾构施工穿越过程中,为保证管线安全,需要进行安全评估。上海建通监理部严格审核承包商的专项施工方案、监测方案、应急预案,并在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督促、检查各方案的实施。
盾构通过保护建筑物时应采取连续、稳步的推进方式,执行“护头”、“护尾”两大关键,监理部根据前一阶段的施工情况,依据合理的施工掘进参数,严格控制出土量、地层损失率(对近距离的保护建筑控制在1‰内),特别注意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压力以及注浆量,同时密切观测地下水位,确保盾尾密封效果。
在盾构穿越管线的过程中,监理部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使得盾构切口处的地层有微小的隆起量来平衡盾构背土时的地层沉降量,防止超挖、欠挖并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
创新使用气密式短套筒始发技术
本项目地层处于长江漫滩地层,地下水位较高,水系发达,盾构始发涌水涌砂风险相对较大,结合11号线的工程特点,项目使用气囊式短套筒始发技术,这是全国第二例使用该项技术的地铁项目。
为顺利实现技术落地,监理部积极参加地铁公司组织的关于气囊式短套筒始发技术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因该技术处于研发试用阶段,技术方案还不成熟,监理团队仔细研究安装技术相关文件,根据文件内容监督施工单位做好钢环地面拼接工作,同时对吊装下井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并依据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在盾构始发期间控制每个阶段气囊开启状态和密封装置压力,要求生产安装单位技术人员全程在岗监督操作和技术指导。
南京地铁11号线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后将为南京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促进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上海建通将与各参建单位再接再厉,以奋勇争先的工作精神,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履约,为南京地铁11号线后续工程建设贡献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