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互认机制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融合”大会召开,大会同步举行了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批认证机构入驻仪式,钛和集团作为第一批认证机构成员参加启动仪式,同时由钛和参与起草的《企业碳绩效评价指南》在会上发布。
大会概况
百人齐聚,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11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与上海绿翼产品环境声明促进中心(EPD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互认机制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融合”大会召开。
大会以“数字生态共同体”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专家就数字驱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专题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国际和国内认证机构、行业专家代表参与,携手探索数字技术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市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认证机构、重点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参加大会。
首批入驻
入驻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大会举行了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批认证机构入驻仪式,钛和集团旗下钛和认证作为第一批认证机构成员参加启动仪式。
从左向右认证机构代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德国莱茵 TÜV 、必维集团(BV)、钛和集团、挪威船级社(DNV)、通标标准(SGS)
入驻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认证机构将通过平台为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和碳效评价,获得碳足迹等涉碳类认证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资金扶持。会上也正式启动了“碳领2025计划”申报通道,将免费开展20家企业碳效评价、20家企业ESG评价、50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助推本市工业企业数字化、低碳化升级。
图|钛和集团旗下钛和认证入驻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标准发布
钛和参与起草,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大会国际联合开发标准发布环节,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发布了《企业碳绩效评价指南》、《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产品类别规则(PCR)》、《工业企业ESG表现评价指南》三项标准。
图|大会国际联合开发标准发布环节
钛和集团作为《企业碳绩效评价指南》的起草单位,积极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事业贡献力量。《企业碳绩效评价指南》作为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碳绩效评价”模块唯一评价标准,有助于评价和体现企业在碳管理工作方面的综合表现。
签约仪式
EPD促进中心与EPD挪威互认
本次大会还完成了EPD促进中心与EPD挪威的互认签约。这标志着上海在EPD组织国际互认方面“朋友圈”不断扩大,相关国际标准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有助于增强国内企业在国际上的绿色竞争力。
图|EPD促进中心与EPD挪威的互认签约
大会交流环节,EPD挪威主席Hakon Hauan介绍了国际规则下碳足迹认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SG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朱庆华教授分享了基于中国视角的“供应链ESG”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双碳中心副主任潘军分享了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构建以及实践。
图|EPD挪威主席Hakon Hauan在现场交流环节
展望未来,钛和集团将继续秉承“一切只为信任”的服务理念,依托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