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咖啡、中午的盒饭、下午的奶茶,还有深夜的烧烤……类型丰富的各类外卖早已深入渗透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但你是否注意过,手中滚烫的咖啡杯和盛满热汤的塑料餐盒,可能正在高温的作用下悄悄释放有毒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钛和集团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认证服务,以专业的检测认证之力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助您将餐桌上的风险“清零”。
“毒”餐具成了健康隐形杀手
外卖餐盒是食品接触材料中我们接触最频繁、风险也最不可控的一类。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s of leachate from disposable plastic takeout container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fter thermal contact》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塑料外卖容器接触热水后释放化学物质,形成的浸出液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当塑料浸出液进入体内时,可能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导致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炎症反应。此外,塑料产品中常含有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例如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盐(PAEs),也会在高温影响下加速释放,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
研究还强调,高温会加速塑料中有害物质释放,例如微波加热3分钟可使每平方厘米容器释放420万个微塑料颗粒。
如何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
常见食品接触材料有塑料、不锈钢、陶瓷、玻璃、硅胶、纸张等,在与食品尤其是高温、油腻、酸性食品接触时,材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单体、添加剂、加工助剂等)有可能发生“迁移”,从而进入食品中。如果释放的有害物质过多,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欧盟、美国)都有极其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中国的GB 4806系列标准和GB 9685)来监管食品接触材料。通过科学实验模拟不同使用条件(温度、时间、食品类型),这些标准严格规定了各种化学物质迁移量的上限。
简而言之,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带有“食品接触用”等标识的合格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当然,我们也为您准备了餐具选用小贴士,助您全方位规避风险:
一、看外观和标识
检查餐盒底部或侧面,寻找 “PP5”(可微波炉加热,但需控制温度<120℃)、“PET1”(常用于饮料瓶,不可重复使用)、“食品接触用”(符合GB 4806.7-2023等国家标准)等标识。这是合规产品最直接的证明。
注意甄别餐盒材质是否可高温使用,非可高温使用餐盒,千万不要把餐盒连同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蒸锅或烤箱加热,高温会极大加速有害物质的迁移。
三、家用餐具选择时检查外观
塑料餐具应避免选择有刺鼻异味、颜色过于鲜艳浑浊的产品;陶瓷餐具应尽量选择内部无彩釉的白色产品,如果要有图案,优选“釉下彩”;不锈钢餐具应尽量选择刻有 “304”或 “316” 等标识的产品。
我们的服务
世界各国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立法、建立安全标准等措施,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钛和集团依据相关标准,提供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认证服务解决方案。
检测标准: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1-2016、添加剂 GB 9685-2016、奶嘴 GB 4806.2-2015、搪瓷 GB 4806.3-2016、陶瓷 GB 4806.4-2016、玻璃 GB 4806.5-2016、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23、纸和纸板 GB 4806.8-2022、金属 GB 4806.9-2023、涂层 GB 4806.10-2016、硅胶 GB 4806.11-2016、 橡胶GB 4806.11-2023、竹木 GB 4806.12-2022、复合材料 GB 4806.13-2023、油墨 GB 4806.14-2023。
作为消费者,保障自身安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带有“食品接触用”等标识的合格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和保养,对不合规的产品零容忍。钛和集团将以国际领先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团队,为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提供全面完善的一站式测试认证解决方案,杜绝“毒”餐具,守护健康,守护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