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早上喝完的饮料瓶、拆完的快递包装,被淘汰拆解的家电外壳被丢进回收桶之后,它们去了哪里?其实,它们可能正经历一场高科技“重生”,最终变成新家电的外壳,新的包装,甚至变成汽车零件乃至潮流运动鞋!这场变革的核心角色,就是PCR材料(消费后再生材料)。而更令人振奋的是——全球政策与企业巨头正联手推动这场革命。
PCR是什么?——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新热潮
PCR,全称 Post Consumer Recycled,即“消费后再生材料”,特指消费者使用后回收再生的塑料(如矿泉水瓶、快递袋),区别于工厂边角料(PIR)。
为了减缓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的趋势,许多国家已经针对电子产品、纺织品、 日用品、工艺制品、塑胶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和玻璃制品,制定相关规范,在原生材料中鼓励添加再生材料,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满足环保要求,国际买家也纷纷开始关注再生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与验证。
PCR的“重生”需经历严苛六步:收集→分拣→清洗→破碎→熔融→再造粒,最终变身再生颗粒。
全球政策加速——没有PCR,产品将失去“入场券”
欧美立法:30%成新门槛
欧盟:2025年起,所有塑料包装必须含30%以上再生塑料,且需满足CEN/TR 18160:2025标准,严格区分PCR与PIR;
美国:加州、新泽西州等12州立法,饮料瓶PCR占比2026年需要达到25%,2030年要提至30%;缅因州更要求押金制企业提交年度PCR用量报告;
加拿大/英国/南非:同步推行“30% PCR”塑料公约。
中国标准落地:家电行业打响第一枪
新规落地:2025年1月生效的《家用电器中再生塑料使用技术规范》明确:冰箱、空调等产品中PCR目标比例最高≥20%,且性能需媲美原生塑料;
强制标识:含再生塑料的产品必须标注成分与含量,实现全链路追溯。
政策深意:欧盟《报废车辆指令》要求新车用再生料来自旧车;中国“双碳”目标倒逼产业链绿色升级。企业若无视PCR,将面临出口受阻与市场淘汰。
企业使用PCR的意义——让“再生”变“增值”
使用PCR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碳足迹,进一步满足相关低碳产品的要求,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向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证明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担当;
响应大型企业(如品牌商)的可持续采购政策要求,获得商业合作机会。
我们的服务——一站式PCR验证服务,助力企业绿色合规出海
钛和集团凭借在可持续合规领域的深耕积累,已建立起专业、高效、可信的一站式PCR再生材料验证服务体系,全面支持企业的绿色转型与出口合规。
我们可依据国际标准IS0 14021,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生厂商围绕“再循环材料”“可回收性”“PCR含量”等特性,进行科学核查与验证,并出具核查声明或第三方溯源报告,助力客户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品牌与信任优势。
无论是客户的出海合规要求、绿色标签申明准备,还是ESG材料使用披露,钛和都将是企业值得信赖的再生材料验证合作伙伴。